“开始真不敢相信,支付工资就能从银行获得融资,价格还便宜。”近期,江苏太仓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凭借按时支付工人工资,获得了当地银行一笔75万元的贷款。该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在目前国外订单骤减的情况下,这笔资金真是‘救命钱&quo;。”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中小微企业稳,则经济发展稳,就业保障稳。帮扶中小微企业要精准施策、一企一策,已成为社会共识。如何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近几个月来,中央多次会议聚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举措,中小微企业屡被“特别想到”、定向“供氧”。目前,一揽子金融举措“组合拳”正加紧实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复产稳产,为“保就业”纾困“供氧”。
政策打出“组合拳”中小微企业迎来“及时雨”
在银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确保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两个不低于”,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首贷户”的占比;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通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方式,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鼓励政策性银行向中小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以转贷款方式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发放相对优惠利率的贷款。
资本市场政策也在发力。
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间,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各种业态的创新创业企业,需要更适合他们的融资方案。
政策落地有力中小微企业得实惠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对金融机构而言,考核就是“指挥棒”,监管部门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行绩效考核指标中权重提升至10%以上,鼓励加大小微信贷。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提高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3%;一季度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2倍;一季度共办理续贷5768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对人民网金融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金融举措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扩大,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中小微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保证了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中小微企业“转起来”“稳就业”有保障
小微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并非是经营不善,是短期性的,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赵锡军表示,对于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灵活、金融帮扶中小微企业的发力点,要集中在保障就业的相关产业、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核心链企业上。
目前,一系列举措正在形成政策合力,让中小微企业有了更强信心。工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这一指标2月25日为30%,3月24日为72%。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