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 / 浏览:356

04

2019-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现发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 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 日。

一、总体情况

2018年,市农业农村委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有关要求,着力加大农业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依申请公开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9604条,比去年增加6%。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信函申请3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回复,其中,同意公开答复数2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1件。我委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2件,经法院审判,其中,1件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件已重新作出回复。按照《条例》有关规定,我委公开的相关政府信息均实行免费阅览或上网查阅,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存在收费减免情况。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突出公开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8年重庆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将社会普遍关注、关心,与人民群众生产社会密切相关的信息作为重点,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一是围绕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政务公开。 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农村”宣讲工作,全市农业系统“进农村”3360个村、宣讲3360场,现场观众234769人,组织10名先进典型开展“榜样面对面”宣讲30场次。组建“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团,历时3个月,在全市开展了35场巡回报告会,4.6万人现场聆听报告会,520多万人次通过网络在线观看,9.32万条网上留言跟帖,让党的声音响彻田间地头。及时将2018年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在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网站上公布,利用重庆日报、阳光热线等媒体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全年共兑付耕地地力保护和种粮大户补贴223479万元。开辟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对实施方案、补贴额一览表、操作程序、补贴机具信息表、投诉咨询方式、违规查处结果等重点信息全面公开,并实时公布补贴资金使用进度和享受补贴购机者信息。全年共有5.49万余条补贴申请信息通过信息公开专栏及补贴辅助管理系统进行公开公示。

二是围绕财政预决算推进政务公开。 严格 按照市财政预决算公开的安排部署,在市财政批复预决算后 20日内及时向社会进行预决算公开,分别于2018年 3月6日、8月27日对外公开了2018年部门预算和2017年部门决算。 为便于公众查阅,市农业农村委全面完整地向社会公开预决算报表和说明, 重点对收支预算总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三公”经费情况表、收支决算总表、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以及机构设置情况、部门职能、部门决算收支情况、“三公”经费分项情况等 逐项描述,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主动 接受社会监督。在门户网站开设 财务管理板块,指定专人定期进行维护 ,确保数据长期有效。

三是围绕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推进政务公开。 印发《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非必须招标农业工程建设项目随机抽取承包商及备选承包商信息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农发〔 2018 〕 44 号), 加强农业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在门户网上设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建设专栏,对项目的审批、监管和从业单位诚信信息等进行公开。 严格执行有关 国家法律法 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农业工程建设项目,均在重庆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信息网、重庆市招标投标综合网上进行公开公示。 全年共组织实施 22个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备案金额13840.43万元,中标金额12039.14万元,公开招标率100%,未发生一起异议和投诉。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行“阳光采购”。全年共实施84批次采购(不含自主采购部分),严格执行信息公告披露程序,各次采购的采购公告、招标文件、补遗书、中标结果等均在“重庆政府采购网”及“行采家”上进行了公告,公开采购公告信息63条,公开采购结果信息54条。

四是围绕招商引资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全市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 在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网全文公开,定期进行更新、完善,实行动态化管理 。 2018年, 全市储备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116个,涉及一二三产融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种养业、加工业等领域,总投资额1229.5亿元。 制作中英文版全市农业农村招商引资指南,向市内外公开我市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重点投资领域、重点项目和我市相关政策 保障。搭建招商引资公共平台,利用各类面向社会公众的经贸展会开展引资活动,如西部农交会、西洽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正式合同金额 616亿。

五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公开。 深入推进 “全渝通办”便民化工作,市农业农村委全部审批事项均已纳入“重庆市网上行政审批平台”运行, 除个别事项行政相对人要求到现场接受指导进行申请外,其余事项基本实现 “全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相关审批过程信息及结果信息均全程予以公开。 全年 经市网审平台受理行政审批 1862项,准予许可1850项、不予许可5项,按期办结率100%,无行政相对人不满意、投诉等现象。 完成了 “渝快办”应用系统建设,已确定首批18个“渝快办”上线事项,实现所有行政审批结果邮寄送达服务,提高了政策透明度和办事便捷度。 扎实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累积归集共享信用信息 25445条,全年累积查询红黑名单7469次, 触发294次,反馈109次,实施奖惩15次。积极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信息公开,不定期公布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结果。全年公布农药监督抽查信息3次,肥料监督抽查信息2次,公开农资打假案件信息276件。

(二)完善公开方式。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和作用,不断提高公开的实效性。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对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进行了全面普查与整改,新建专栏 4个,修复错误链接指向专栏48个、断链页面近64个,重做子栏目链接72个,消除了“僵尸栏目”和“睡眠链接”。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阳光重庆》等多种形式,接受群众咨询,宣传“三农”政策。全年在重庆日报农村版刊发12316解答和致富经验信息150多期,编发短彩信近30万条,热线拨打量累计超过3万次,连线农业专家进行专项指导解答约15700余次,群众咨询满意率98%以上。《阳光重庆》上线节目4期,转接市政府公开电话“12345”100余个,办理市长公开信箱群众来信983件,回复率100%,监评为“良”等次以上的信件达到98%。开通“重庆农业” 新浪微博,关注量 11785个,发布信息48条;开通“渝农汇”微信公众号,订阅数5550个,发布信息796条。召开 西部农交会、巴渝醉美乡村精品线路、农民丰收节、品牌农产品等 6次新闻发布会 。 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市内外新闻媒体全年共发布原创涉农报道 3000余篇。

(三)强化监督管理。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着力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落实的督查督办,务求取得实效。 健全政务公开考核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各处室年底考核评比。强化电子监察,对所有主动公开信息实行日常化、常态化管理,确保信息公开的全面、及时、准确。规范机关内设机构、委属单位发布政府信息的权限及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设,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2019年,我委将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内容,做到所公开的信息透明度高、内容涉及更广、强度更大、形式更多样;逐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力争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1月28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

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