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涪陵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今年以来,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区网信办、长江师范学院三个部门负责涪陵区白涛街道石门村脱贫攻坚工作,其中,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就有28名干部职工对接帮扶石门村28户建卡贫困户。4名扶贫干部进驻石门村后,在调查了解石门村建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石门村的发展情况、贫困的原因等情况后,不仅引进企业设立“扶贫车间”解决11名贫困农户就业,并推荐23名青壮年贫困农民到白涛化工园区务工;还发动群众种植艾草,实行产业扶贫等手段,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该村扶贫干部认为,由于石门村条件太差,自身发展潜力不足、产业发展难成规模,整体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村集体资金的效益,更好地增强空壳村、薄弱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扶贫资金跟着贫困群众走、贫困群众跟着产业走”?
对此,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和白涛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和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多次深入石门村调研后认为,由于石门村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单靠发展种植养殖业很难脱贫致富。石门村要从根本上脱贫,必须壮大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实现整枝脱贫。
然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从何而来?对此,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白涛街道多名领导和石门村扶贫干部多次将石门村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扶贫攻坚的想法向区委区政府及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等部门进行了汇报,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扶贫资金,最终获得3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获得这笔宝贵的扶贫资金后,该局扶贫干部又多次前往重庆,与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达成入股合作协议。为了用好这笔扶贫资金,涪陵区市场监管局还就股权分配、入股协议,公司章程、增效入股等项目与公司进行了多次协调,最终达成协议。
据扶贫工作副队长、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汤兵介绍,作为合作方的这家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自主研发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装置和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多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年销环保产品产值逾亿元,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整合贫困村产业资金投入到这类“成长性好、产出效益高、履约分红能力强”的合作企业,贫困村的脱贫底气足了。领到“股东出资证明书”后,石门村村委会主任王青兰就喜滋滋地算起了账:“我们村以村委会的名义出资30万元入股逸合峰,每年就可获得相应股份分红,按照逸合峰往年的利润,预计村里的红利收入每年能有好几万元。”
在签约仪式上,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戴鹏表示,将加强与使命公司合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实现贫困村资金的保值增值,加快石门村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