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唱好“双城记”。市科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以建好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把汇聚科技力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永川被确定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首批试点城市之一。6月11日,永川区科协领导带队到四川省泸县考察,调研该县城乡建设规划、科学普及、科技类组织作用发挥等,重点就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等职能职责,以及如何促进两地科协组织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6月12日,万州区科协、达州市科协、开州区科协在万州区签署《关于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服务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落实“四服务”职能,助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汇智聚力。在未来,三地科协将围绕框架协议,每年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序时推进任务落实,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早在今年4月,市科协与四川省科协在成都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署,为提升川渝科协一体化、协同化、科学化发展能级拉开了序幕,必将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汇聚更多科技力量,谱写科技类组织发挥科技职能作用新的篇章。
——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科技只有与经济融合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显现出技术的巨大能量。据了解,我市各级地方科协和科技类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辖区内科技型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合作,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5月9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寿区科协、长寿经开区科协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武汉工程大学、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市科协长江上游新材料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通过共建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辅助和推动新材料生产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以集体的力量获取有效的技术支持,积极做好新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工作,建立一批产业专业化产学研联合开发机构。
6月2日,沙坪坝区技术市场协会成立,是我市科技经济融合的又一创举。据了解,该协会以搭建技术市场合作为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技术转移政策宣传和咨询、理论研究、业务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及转化、学术交流等服务。
6月3日—4日,由市科协、市教委组织“高校科技服务队”深入江津、北碚开展精准对接企业活动,来自川渝地区15个高校、科研院所的27个专家团队与14家企业进行了精准对接,用团队科技力量服务企业。
——提升科技扶贫实效。我市各级科协组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扎实开展深度贫困乡镇“六个一”工程,实施产业聚合领航行动、农技协桥头堡行动。
6月1日至8日,武隆区农技协联合会在武隆区白云乡举办林果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训班,来自区农技协联合会的“土专家”“田秀才”为当地贫困户及种植大户等50余人送上技术“套餐”。
6月11日,万州区科协援助建设的集体产业项目周溪油坊正式投产。据了解,小周镇大堡村地处长江之滨,是万州区市级贫困村。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区科协会同重庆人寿万州分公司帮扶大堡村,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大堡村先后落实了榨油坊场地、电路搭配,完成了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营业证照办理,并于5月下旬完成了榨油机安装、调试,目前已投产运行。
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7年我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先后整合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组织346个科技组织的3000多名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区县开展帮扶工作。帮扶范围覆盖14个贫困区县的近500个贫困村,帮扶建卡贫困户近6万户近20万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