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绿色时代 走上康庄大道 石柱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

/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 / 浏览:119

20

2020-08
绿色,是石柱最醒目的发展底色。生态,是“康养石柱”的重要基石。截至去年,石柱森林覆盖率达到6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

“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一块块金字招牌,是石柱人把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的见证和基础。

以“生态康养”为统领,石柱致力构建观养、疗养、食养、文养、动养、住养和康养制造“6+1”产业体系,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重庆康养产业发展先行试验区和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生态康养”为统领健全产业体系

6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公布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石柱位列其中。

此前,石柱已经先后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如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石柱人的金山银山?近年来,石柱坚持绿色发展,以“生态康养”为统领,不断健全观、疗、食、文、动、住“六养”和康养制造“6+1”产业体系。

“观养”和“食养”方面,石柱致力“率先发展、抢占高地”。以“观养”和“食养”的率先突破,确立康养石柱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与康养资源富集优势,推进旅游与康养深度融合,加快全国生态康养胜地建设。依托康养农业优势资源,发展高品质康养食品,加快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提升“全国康养美食之乡”知名度。

在“文养”“动养”和“疗养”方面,石柱致力“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夯实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资源禀赋,在“文养”“动养”和“疗养”产业中重点突破,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文养”重点突破禅修养生、农耕养生和文化创意。“动养”重点打造三大运动康养赛事品牌,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疗养”重点发展保健养生、高端养老、健康管理。

“住养”方面,石柱致力“有序发展、强化服务”。康养地产发展严守生态红线,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前提,控制规模、有序开发;以“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补足康养服务短板,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与地产空间属性高度融合。重点发展养生文旅地产、养老康复地产、康养小镇、康养民宿和康养民居。

同时,在康养制造上加快发展、增量提质。加快发展康养食品用品、保健品、特色中医药;引进培育智慧康养器械制造,启动“工业跃升”行动计划。

“6+1”产业稳步发展量质同升

不懈努力之下,石柱康养经济“6+1”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观养”上,万寿山景区、西沱古镇等开园迎客,万寿山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形成3个4A级、3个3A级的十大景区格局,现有旅行社5家,星级酒店5家,黄水万胜坝村、冷水八龙村被评为国家休闲乡村旅游示范村,智能旅游系统实现景区全覆盖。去年接待游客15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8%、44.6%,旅游产业增加值8.52亿元,现价增长7.9%。

“住养”上,2018年以来旅游地产建成和销售面积分别达27.89万平方米、19.02万平方米,山林间、黄水印象、云山森语、懒人山谷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积极打造黄水市级特色小镇和中益中华蜜蜂小镇。以特色村寨建设为载体,打造5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3个国家级传统保护村落,“黄水人家”社员1120家,成功开发大湾民宿、不舍九洞水民宿、老房子庄园、九居民宿等特色民宿。

“动养”上,形成“1中心4基地”康养运动基地,成功打造全国铁人三项邀请赛、太阳湖公开水域游泳赛、冷水国际冰雪节、千野夜猫马拉松4大精品体育赛事。2019年,体育产业实现经营收入4000万元,体彩销售突破1.7亿元,募集公益金超过1600万元,同比增长36.59%。

“文养”上,传承保护非遗项目461个,京剧《秦良玉》在国泰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次公演,大型室内歌舞剧《天上黄水》、篝火晚会、土家摆手舞、啰儿调等文艺演出深受游客喜爱,传统戏《四值功曹》《红灯记》得以恢复。石柱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啰儿调)之乡”,悦崃镇被市文旅委命名为“土司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文化类个体工商户1149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

“食养”上,以“四个30万”为载体,持续开发健康食材。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8个、规模2.8万亩,1.3万亩食材基地被认证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个特色产业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34个,认证总量37万吨。依托本地食材持续开发康养美食菜品,收集民间特色菜品100道,开发出一系列特色名菜,培育国家钻级酒家4个、康养美食体验店60个、康养美食名店20个、上线美食地图餐饮名店86家。

疗养上,开办养老机构33家、床位数1749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8张。现有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市属医疗机构1所,民营中医特色专科医院1所,33个基层医疗机构配齐中医诊疗设备,75%以上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打造13个中医理疗、针灸、按摩等疗养示范点,提供中医按摩、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服务和中药调剂、中药汤剂煎煮等11大项49类中医药疗养服务,大黄水片区建成精品中医馆6个。设置医养结合机构3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协议,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率达100%。

康养制造上,“食、药”主导的康养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现有9家规上康养制造企业,2019年实现产值6亿元,入库税金770余万元,泰尔森制药公司成为全市第二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成功推出莼菜即食、木瓜饮料、华溪蜂蜜、火锅底料等健康食品,成功研发黄连香皂、黄连祛痘膏、黄连牙膏、黄连抑菌液等美容日化产品。新引进辣椒精深加工、莼菜精深加工、升升药业等食品医药企业正在建设,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

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