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走进重庆瑞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7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手左右腾挪,压铸、清理、抛丸、机加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从原料到成品仅用了四分钟时间。而就在半年前,这一切还是另一番模样。
位于璧山高新区的瑞通公司于2004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压铸、机加生产的生产型企业。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技术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但资金短板却成了“拦路虎”。
就在瑞通公司犯难时,“七大资金池”为其送来了“及时雨”。政府在综合考虑企业信用、订单等情况后,联系银行协商解决,先后通过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两山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方式,为其提供了4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还成功推进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使其抢占行业先机。
“幸亏有了‘资金池&quo;的输血,公司才得以正常运作。”瑞通公司副总经理付才明如释重负地说道。这笔资金主要用于10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目前已建好了7条,产品合格率也从过去的92%提高至96%,操作员工由4个人缩减至了1个人。既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招工难问题,更为企业质量提升及产能扩大创造了条件。该公司预计今年的总产值可达3亿元,销售额比去年增长30%以上。
近年来,为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难题,我区组建了“助保贷”“银政通”、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两山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六大“风险资金池”。今年,我区又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中小微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完善政府风险分摊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重庆青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便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青竹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齿轮毛坯件锻造,今年由于原材料采购、日常运作成本、下游企业加工费用等原因,企业经营周转资金出现缺口。但因信用不高、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银行和金融机构无法给予其贷款支持。
“得知‘七大资金池&quo;政策后,我们立即申请了中小微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490万元,一个星期就放款了,为企业带来充足的资金周转空间。”青竹公司总经理蒲焕奎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因为贷款利息仅为4.25%,比正常情况低了1%左右,财务支出大大降低。目前,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年产值能达到1.5亿,相比去年销售收入增长10%。
一系列金融支持、企业扶持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推动全区今年上半年经济跑出了“加速度”:GDP实现了由负转正,由一季度的负增长5.6%变为正增长2.3%,增速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总量达到334.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自3月以来连续4个月保持10%左右的单月增长,60%左右的企业已实现产值同比持平或转正,产能恢复到80%以上的企业数占比提升至64.6%,工业行业增长面提高至55.6%。
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7月,“七大资金池”累计发放133笔,金额共计77871万元。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不断提升金融领域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信贷“获得感”,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深入企业宣传政策细则,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切实提高企业获得信贷率,持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