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推进国库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士进行了专题座谈给出答案,并透过数据解读了新时代国库的速度、力度、温度。
疫情期间开通拨付“绿色通道”
今年年初,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重庆国库系统强化快速反应和应急值守机制,迅速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大力简化疫情防控拨款业务处理流程,第一时间完成拨款任务,共计完成抗疫资金拨付21.9亿元。
此外,重庆国库积极支持复工复产,助推“六稳”“六保”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在国库开立工资专户,切实兜牢“保工资”底线。“我们积极落实中央新增财政资金政策,努力加快资金拨付,直达区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截至8月末,中央分配给重庆的直达资金已按规定全部落实到区县”。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韩忠东韩忠东透露,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代理支库开辟了疫情防控资金拨付便捷通道,全面推广“非接触式”税费缴纳,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截至7月末,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代理支库共办理疫情紧急拨款12亿余元。
国库拨付资金逾7成投向民生
“国库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张军介绍,国库拨款中有过半的资金是用于民生的。以2019年为例,重庆全辖国库拨付的与民生相关领域支出占国库支出的70%以上。“国库服务连接千家万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税款、办理退税和老百姓购买国债等,都跟国库密不可分 ”。
重庆国库系统通过一系列举措发挥央行国库为民服务的积极作用,例如,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利民政策,包括涉农、救灾等30余项补助资金都通过国库直接或者间接发放到最终收款人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避免资金被截留、挪用;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电子化手段提升退库效率,让企业和百姓第一时间享受改革红利。
2019年以来,重庆全辖共办理小微企业政策性退库28万笔,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库110.3万笔,分别达到2018年全年总和的2.5倍和7.1倍。
以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针对小微企业政策性退库,专门优化了服务流程为例,通过“一张电子清单”,实现缴库信息和退库信息“一张清单全覆盖”,避免了信息的反复查找,通过“一套资料”,建立退库资料数据库,纳税人一次提供、国库反复使用,实现退库资料“大瘦身”,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大大提高了退库办理效率,确保国家的利民惠民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国债发行及兑付创历史新高
国库负责的国库发行与兑付,与市民理财密切相关。
据介绍,在国债方面,国库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承销银行做好国债发行。2019年,全市累计发行储蓄国债73亿元,同比增长39%;兑付历年到期储蓄国债40亿元,同比增长15.7%,储蓄国债发行及兑付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二是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2020年以来组织全辖清理历年到期应兑未兑储蓄国债8300万元,涉及投资人2300余人,通过电话、短信、上门提醒等方式完成85%以上兑付。三是保证辖区广大群众公平获取投资储蓄国债的机会。针对城乡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农村地区的国债投资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的情况,发挥国债普惠金融功能,积极推动国债下乡,着力改善和解决广大群众购债难问题。
韩忠东表示,近5年来,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累计代理销售凭证式及电子式国债44.47亿元;兑付43.93亿元,兑付占比98.8%。同时,认真落实“切块+竞售”T+1的保护发行机制,率先在辖内实现了国债切块发行,让国债惠及广大乡镇居民。
今年着力打造“智慧国库”
谈到国库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时,张军表示,重庆国库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成效显著。系统应用推广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财税库关银横向联网系统推广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电子化缴税比例达到99%以上。
与此同时,重庆国库加强自主研发,创新开发全程电子退库、电子对账、预算支出前置审核、库款预警监测等系统,国库服务效率和管理能力飞速提升。信息化建设为重庆国库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畅通资金运转的“高速路”,科技赋能让国库更好地发挥了经济建 设的支撑作用。
据介绍,今年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智慧国库”,通过打造“国库业务智能管理系统”、“管理信息智慧查询平台”、“国库大数据运用平台”,实现国库从电子化到智能化、智慧化的转变,力争为现代化国库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