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康动力1.5L高效发动机点火仪式。
近两年来,沙坪坝区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运用大数据为经济赋能,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智能产品远销海外,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沙区造”智能车出口德国
今年4月15日,一列满载小康集团生产的风光ix5智能轿跑SUV的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鸣笛出发,经过20天到达德国不来梅哈芬火车站。这是“沙区造”乘用车首次“乘坐”专列批量出口德国,也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首次通过中欧班列(重庆)汽车专列发往德国。
▲中欧班列(渝新欧)东风小康专列出口德国首发仪式。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介绍,从2005年至今,公司旗下汽车产品已远销南美、非洲、中东、东南亚以及欧洲的7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32万辆,并在海外逐步建立起600余家营销服务网络、3个营销服务中心和10个KD组装厂。这次以专列形式批量出口德国,从侧面反映出小康集团的智能制造实力、性价比得到了德国市场的认可。
▲小康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
“作为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坚持两条腿走路尤为重要。”张兴海说,在海外市场的带动下,尽管集团一季度销量同比大幅下降,但从4月起就逐步恢复正常,4月、5月、6月3个月汽车销量均实现超过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28人生产线年产值12亿元
走进位于天星桥的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粉针剂车间,一个个玻璃瓶依次排队进入生产线,清洗消毒、灌装、密封、贴签、包装、封箱全程自动化,零星的几个工人不时查看机械仪表上的数据,偶尔进行一些简单的按键操作。
▲西南药业车间内,工人正在查看仪表盘上的数据。
西南药业是西南最大的化学制剂生产企业、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麻醉药品定点生产厂家。近年来,公司陆续投入2亿元用于智能化制药工厂建设。总工程师蒋猛介绍说,粉针剂车间去年11月正式投产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生产线,已经具有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水平,生产线上只有28名工人,年产值超过12亿元。
▲西南药业智能化药品生产线。
近年来,沙坪坝区陆续实施了旺成科技、裕同包装等智能化改造项目103个,建成西南药业、英业达等智能化工厂6个,重庆水泵厂、开物工业等数字化车间22个。全区50%规模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产品设计,100余家企业进行了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建设和应用,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6%。
金融服务提升企业改造信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沙坪坝区由政府搭台,做好各项金融服务,为企业尤其是有着极强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复产达效、逆势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庆郭氏洪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疫情发生后,企业虽然订单大幅增长,但在上游供应链、资金等方面面临困难。在沙坪坝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公司获得了300万元“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后,今年1—6月公司销售收入同比逆势增长50%,员工总数比疫情前增加20%。
▲重庆郭氏洪伸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今年以来,沙坪坝区各级各部门为54户企业发放重庆市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5584万元;为19户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1.07亿元;为8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信贷1.2亿元,带动科技型企业接受种子基金公益参股0.45亿元,获得各类商业贷款3.5亿元。这些金融服务在促进智能产业复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