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中的免赔额,应该怎么算?
免赔额,是指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事先约定,损失额在规定数额之内,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额度。
免赔额条款通常在财产、健康和汽车保险中使用广泛,因为可以消除许多小额索赔,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消费者缴纳的保费。
那么,免赔额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们需要先了解免赔额有哪些形式,通常有绝对免赔额、相对免赔额和总计免赔额。
1、绝对免赔额指保险公司只赔付超过一定金额之后的损失,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保险产品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
医疗险绝对免赔额,是社保报销额度和规定的免赔额度两个都必须要减。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社保报销多少,都一定要减去规定的免赔额度。
其 计算公式为:保险理赔金=(医疗总花费-免赔额)×赔付比例 。
举个例子: 张三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免赔金额为5000元。不久前,张三生病住院,医疗费用为2万元,社保报销5000元,其赔付比例为社保后80%,那么,张三到最后可以拿到的保险理赔金=(20000-5000-5000)*80%=8000元。 2、相对免赔额指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损失设置赔付起点金额,如果被保险人的损失达到这个金额,保险公司可以 全部予以赔付 ,否则不予赔偿。一般应用于海上运输类保险。
举个例子: 同样是5000元免赔额的保险产品,张三损失了2万元,此时,保险公司应该赔付2万元而不做任何扣除。但如果张三的损失在5000元以下,那么,保险公司是不进行赔付的。 3、总计免赔额在医疗保险中,有不少保险公司会使用以日历年度的总计免赔额方式, 把一年内所有合规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累计在一起 ,一旦累计金额超过免赔额,保险公司再根据合同支付医疗保险金。
举个例子: 张三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累计免赔额为2万元。在一年保险期内生病3次,医疗费用分别为1万元、1万元、3万元。累计医疗费用超过2万元,保险公司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进行过赔付。
总的来说,一般免赔额越低,对被保险人越有利。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医疗保险时, 尽量选择免赔额低而赔付比例较高 的保险产品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保险产品会用 免赔率 来表示免赔额,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免赔额或是免赔率的设定。这样在申请理赔的时候,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与保险有关的问题,汇全保很乐意为您解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