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中国人想把钱投资在哪?保险连续4年占据投资意愿榜首!
01
3月7日,央视财经公布了2019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每年的这个时候,央视财经频道都会发布一系列来自民生的重要数据,回看这十多年,百姓投资选择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数据显示人们投资意愿前三位的品种是保险、房产和理财产品。保险在百姓家庭投资意愿排行榜中蝉联第一位!有52.87%的百姓愿意将钱投资到保险,有41.33%的百姓愿意把钱投资到房地产,有34.22%的百姓愿意将钱投资到理财产品。
2008年,在众多投资选项中,基金脱颖而出成为百姓投资的首选,并连续五年排名第一,这期间,股票、贵金属热度不减,财富保值的愿望明显强烈。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开始更多进入百姓家庭,房产投资则一直在中间徘徊。2015年,基金遭冷遇,风光不在,同样落寞的还有股票和贵金属。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百姓投资日趋求稳,保险连续四年占据投资意愿榜首。但同时,房产、外汇激进型投资此起彼伏。
从2013年开始,保险就开始了大逆袭,投资热度一路上升。据保监会数据,2013年,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222.2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740.93亿元,同比增长了7.86%。
到了2015年,民营保险凭借相对较高收益率的“万能险”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民企系保险机构也因此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态势,到2015年底,民营系保险机构的总资产规模达到3.5万亿。也在同一年,保险首次登顶了百姓投资意愿榜首,直至2019年,保险已经连续4年占据投资意愿榜首!
02
前些年市场环境好时,各种投资产品相对来讲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回报。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当实体经济比较好时,自然我们的投资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回报率。
纵观这几年的市场环境,实体经济是寸步难行,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没有投资机会,如今更多的投资机会转向互联网这些虚拟经济。
虽说虚拟经济可以获得更大回报,但是其风险一样是巨大的,而作为老百姓来说,大部分人所具有的金融知识是严重不足的,这时候去跟专业金融从业者拼几乎没有赢的机会。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投出去的钱回来的越来越少,甚至连本金都保不住了,自然而然就变得更谨慎。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大中型城市房地产依然是比较优质的投资资产,而持续走低的银行利率,也让一部分人开始关注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想要低风险理财,保险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2015年10月,上投摩根投资总明甫在接受CCTV2《市场分析室》的采访时就曾表示:利率往下走,我建议大家应该早点去买保险,因为保险它的定价是,市场利率越低,基本上保障是越来越贵。
03
保险具有其他任何金融产品所不具备的无与伦比的安全性。
首先,《保险法》赋予了经营了保险公司的严苛条件,钱放在保险公司,你不用担心保险公司会跑路或者破产。
其次,保险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安排,被赋予了其无需变现偿还债务、被征收税务的风险。
再次、保险还具有比遗嘱更具效力的指定受益特征。我们看到即使是有遗嘱的情况下,发生争议时,某些遗嘱依然可以被判为无效,而保险指定受益的特征,不存在任何争议,完全可以遵照财产所有人的意愿进行传承。
据统计,投资也早已不再是大城市居民的专利,在保险、股票、基金、理财产品、房产等多个投资方向上,三线城市受访者所表现出的投资意愿都最为强劲。而从收入水平来看,个人年收入12-20万的中等收入群体,扛起了居民投资的这面大旗。
人们越来越认可保险,越来越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无论是投资、理财、养老等等,他都成为了人们青睐、信任的产品。
纵观各种理财产品,既能有收益,又能保障未来、转移经济风险的,非保险莫属。保险就是以明确的小投资,来弥补不明确的大损失,具有股票、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具备的保障功能,能成为投资理财方式中的“明星”,是当之无愧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