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银行业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
编者语:
2019年2月26日,《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发布,《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共同发起、巴曙松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负责实施,已经持续发布了十年。 本次银行家调查由 巴曙松教授 主持并负责,《报告》共涵盖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十二个部分内容。 本文系《报告》部分内容摘编 ,文末附有 购买链接 。 敬请阅读。
文/《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课题组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稳健、不断创新,有效促进了融资效率的提升。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额为5743.36亿元,同比增长78%。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能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进一步有效管理其资产负债水平。
一、超八成银行家支持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进一步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监管趋严的双重影响下,银行家对未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态度整体较为积极。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 85.9%)的银行支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中30.6%的银行家持大力发展态度,55.4%的银行家持适度发展态度,仅1.0%的银行家认为应压缩规模。但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发行规模、交易结构设置、基础资产选择等方面受到诸多监管限制,半数以上的银行家在支持该项业务发展的同时,仍持谨慎态度,拟循序渐进、适度发展。
银行对未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态度
二、提高资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主要动机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形式,在帮助银行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的同时,还能促进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引入外部约束来提升运营效率。 68.1%的银行家认为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动机是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66.5%的银行家认为是优化银行资产结构,53.7%的银行家认为是便于有效管理资产负债水平。
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机
三、银行将优先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繁多,调查结果显示, 52.1%的银行家将优先发展住房抵押贷款。2017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2%。住房抵押贷款体量大且增速快,其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能大力帮助银行提升资产流动性。
同时还有 37.8%及31.1%的银行家选择将消费性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等个人类贷款作为未来资产证券化优先发展标的。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个人类贷款增长迅速,银行的资产充足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释放众多风险资产,提高资产效率;另一方面,个人类贷款作为较高质量的基础资产,容易被投资者所接受。另外,也有37.9%的银行家将大型企业贷款作为未来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反映出在金融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基础资产的质量成为资产证券化产品考量的关键因素。
银行将优先发展的资产证券化种类
四、提高产品流动性和完善法律体系能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
在对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推进的因素调查中,产品流动性较低( 67.5%)被认为是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全面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有限,品种较少,产品的持有者类型单一且规模较小,导致流动性较低,为一级市场发行提供定价参考的能力有限。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估值的准确性(67.2%)、投资者群体及市场成熟度较低(59.7%)也约束了业务的发展,其他限制因素还包括配套政策不完善、综合成本较高等。
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全面推进的因素
针对影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各种问题,银行家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79.4%的银行家认为大力培育发行和交易市场能增强产品流动性,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良好的发行市场能给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更合理的定价,为之后的交易奠定基础,完善的交易市场则能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和良好的交易制度,从而增强产品流动性。
69.2%的银行家认为完善法律体系能提高商业银行积极性,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营造公平的司法环境,提高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性。
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方法
(完)
(本文节选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该报告已于2019年2月26日在北京发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篇编辑: 徐晓宇
欢迎订阅,欢迎推荐《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
【简介】 本次银行家调查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点面结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组织银行家的问卷调查,巴曙松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选择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代表,普华永道代表和课题组代表组成访谈小组对银行家进行专题访谈。二是“平行展开”。问卷调查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港澳台)平行展开,基本覆盖了各类中国银行业机构,全面保证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三是“形式多样”。调查不仅有面向银行家的电子问卷调查,而且还有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书面函询。四是“针对性强”。调查紧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对行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五是“内容详实”。2018年共回收有效问卷2380份,获取了大量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报告》共涵盖十二个部分,包括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金融科技与信息化、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银行家群体、监管评价、发展前瞻、同行评价和专题篇。其中,专题篇分别针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易银行的中国发展路径、银行业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资管新规与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银行业拥抱金融科技发展浪潮、银行业助推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等六个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并设两大特别专题篇“《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2018全梳理”和“《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十周年精华观点回顾”以集中解读十年间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与思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