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来,“保险是骗人的”这句话是从这来的……
说起保险,很多人都不屑一顾。不仅对保险如此,对销售保险的人也极度看不起。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因为自打保险进入到咱们国家起,到现在为止,就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来告诉咱们保险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我们所有对保险的认知,全部都是业务员的口口相传。
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保险初期,由于急需开拓市场、发展壮大行业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进入保险行的门槛很低。基本上都是一些无业的、文化水平较低的人进去的。
所以那个时候经常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昨天还在菜市场卖菜呢;今天摇身一变,西装革履的开始卖开保险了。
而且张口闭口给你谈保障、谈理财。
而且由于这部分人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往往出现“夸大收益”、“夸大保障”这种情况发生。
为啥会有这种情况?很简单,不忽悠卖不出去啊。
客户会问:为啥同样都交1万块钱,10年之后张三的公司就能给我2万,而你的公司为啥只给1万5呢?
当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时候,得!他不是给2万吗?咱给3万,反正是信口胡说呗。找个电脑,拿公司的利益演示表再重新设置一下,统一加倍,或者加两倍、三倍……
10年后啥样谁知道,最起码现在把单子签了,先赚了提成再说。
所以说,基本上说保险都是骗人的人,都是从这个时候落下的阴影。
但随着行业越来越规范,管控越来越严格,这部分的业务员也被慢慢淘汰了。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往往出了一件坏事,要用数十件,甚至数百件的好事来弥补。
但是保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别着急,听保哥给你唠叨唠叨。
其实保险并不神秘,一点都不复杂,非常的简单。
说白了保险就是一个商品,本质上跟手机、电脑、自行车没啥区别。都是厂家生产、经销商销售、客户使用。就这么一个流程。
保险公司就是厂家,负责生产保险;经销商就是业务员,负责销售保险,而咱们就属于客户,负责使用保险。
其实说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了,原来保险就是一个产品,是需要花钱去买的。
不过有可能你还会有这个疑问:哎,不对啊,我听隔壁村卖保险的说,保险是不花钱啊。不是说“有事管事,没事当存钱”的吗?
咋到你这倒变成花钱的了?看来还是到隔壁村买吧。
额……
咋说呢?如果你要有这方面的想法,那看来你已经离被坑不远了。
那现在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为啥我说保险是需要花钱买的,而有些业务员却说保险是存钱,并不是花钱的?
如果想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你得明白一个词儿:话术!
啥叫话术?字典的层面解释叫做“说话的艺术”。但是用在保险销售层面上,就成了“怎样说才能让客户相信,怎样说才能让客户成交”这么一个直白的作用了。
就拿买保险这个事来说,明明是消费型一个产品,但经过“话术”的包装,立刻就成了“有事管事,没事存钱”这么一个无懈可击的产品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高大上?
但你肯定还会问:不对啊,人家说的是事实啊。你看,合同上写着呢,“到期返还所交保费”啊。
没错,如果你认真阅读过保险合同。证明你对保险还有一定的认知,明确知道我们不应该偏听偏信某些人的话,一切都以合同为准。
但你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钱的自然增值 ”。
啥叫“自然增值”,说白了,就是利息。细致一点地说,谁用咱的钱不得给利息啊?就是把钱存到银行,银行也会给咱利息啊。
但如果按照某个保险合同来说,到期返还所交保费的话;那么毋庸置疑,并不是你的这些保险不花钱,而是用你的利息所抵扣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绕?因为你也不知道总共有多少利息啊?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因为收益是不确定的。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肯定比你所交的保费多 。
别忘了,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是一个商业机构。而商业机构的根本利益就是赚钱,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保险是“有事管事,没事存钱”。
再告诉你一个事实:即便你买的是有收益的保险,也就是说到期返还的除了你的本金还有收益。但如果你仔细算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份保单的整体收益,比银行的1年期利率还要低。
换句话就是说:如果把这些钱放在银行里,也是存这么多年,那么到时候取出来里的钱,要比保险高的多。
当然,我们买保险可不是为了收益,因为保障才是保险的真谛。
我所罗列的事例,只是为了向你阐述: 保险不是免费的,绝对不是“有事管事,没事存钱” 。
事实上它是有成本的,是需要我们花钱去购买的。
那么了解了这个常识之后,你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另一个常识,那就是“货比三家,择优而购”。
没错,既然是自己花钱买保障,那么当然是要选择“花钱最少,保障最高”的了,对不对?
OK,下一篇文章,我将告诉你如何才能再付出最少的的成本之下,买到最高的保障。
咱们下一篇再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