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柳青谈顺风车:我们到底要滴滴的安全,还是出行的安全?
文|杨舒芳
滴滴顺风车下线325天后,程维、柳青等十几位滴滴高管集体出行在媒体开放日上,向外界展示顺风车的整改方案并征求意见。对于现场媒体或尖锐或温和的问题,谁都没有回避。
目前,顺风车的重新上线日期仍然没有确定答案。但未来顺风车恢复试运行后,会先考虑开放市内和白天的场景,并在试运行期间免收信息服务费。
程维表示,这一年时间思考最多的就是责任,思考滴滴对用户、对司机、对社会的责任。出行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安全,因为出行背后承载的不是信息,不是货物,而是生命。
“我们有可能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顺风车不顺风,我们还要不要做它?”柳青说。
“为了保证安全第一,我们要务必保证顺路,要求必须设置常用路线,一天要限制接单次数,车主注册、接单、出车前要进行多次人脸识别,还有各种限制条件。”柳青坦言,其实之前顺风车每天服务100万到200万人,滴滴每天服务2000万到3000万人,顺风车只占5%到10%,为了这个业务我们要不要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这些问题在团队内部都是有很大争议的。
“尽管你把他做成了一个最难用的产品,也不一定能让它100%的安全。”但另一个问题是, 顺风车作为一个社会刚需,缺位之后重回江湖的是黑车市场。对乘客而言,这其实是更不安全的事情。柳青回顾滴滴内部的灵魂一问,“我们到底要滴滴的安全,还是出行的安全?”
滴滴顺风车总经理张瑞披露了顺风车安全能力全景图,整合了包括准入门槛、行前预防、行中保护、行后处置四大模块的上百个安全功能和策略,共迭代12个版本,优化了226项功能。张瑞强调,新的顺风车产品方案,聚焦“保证真正顺路行程“、“保证真实身份核验”、“全程安心保障”三个方向,将以行业最高标准打造安全体系。
同时,顺风车会永久下线用户真实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信息,实现去社交化,限制车主接单次数、去掉附近选单功能、增加车主常用路线设置,确保无法随机挑单 , 回归顺风车本质。
为了“保证真实身份核验”,在原有的实名认证基础上,滴滴将推出视频验证功能,即在提交身份资料时以视频动态的形式采集,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并在多个环节要求人脸识别,尽最大可能确保本人接单。考虑到线下乘车环境的复杂多变,滴滴顺风车提出了“信息核验卡”功能,该功能提供给司乘双方在乘车前再次验证对方身份的机会,帮助用户有效识别风险,避免可能出现的线上和线下实际人员身份不一致情况。
与网约车一样,顺风车APP内也可实现110报警、行程分享、路线偏移提醒等守护功能。同时,滴滴顺风车还将为用户每次行程免费提供最高120万/人保额的驾乘人员意外险。
另外针对女性用户,滴滴将提供额外的保护计划。
通过女性专属保护计划提供的安全助手功能,女乘客和女车主可以看到合乘用户的一系列信息:比如当前接单车主驾龄、车龄,通过人脸识别的具体时间等。而在长距离出行等特殊场景下,平台也会要求合乘用户多次人脸识别,提醒女性用户开启行程分享并主动对行程进行录音等。如发生轨迹偏移、长时停留等异常情况,会对用户进行预警。
未来一段时间,滴滴顺风车会就女性出行安全的问题,通过公众评议会的形式与公众继续探讨可行性方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