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多宗宅地流拍,到底什么状况?
文|邓浩志
广州多宗宅地流拍,到底什么状况?
7月22日,广州增长永宁街简村宅地流拍,荔城街庆丰村宅地流拍,当然还有一个月前番禺区东环街易兴地块的流拍。 仅仅一个月时间,广州住宅用地竟然流拍了三块住宅用地。商办用地流拍经常有,小城市宅地流拍不奇怪,但广州这个一线城市住宅用地连续流拍,这个罕见的情况在过去十几年里似乎都没有出现过。广州土地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业内人士,我算是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的,但也没有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正是这样,我更加担心存在风险的隐秘性。
表面原因一, 起拍价过高,按目前周边一手项目在售价格,流拍项目哪怕底价成交,也仅能实现盈亏平衡。 但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多了去,且不说面粉比面包贵的狂热时期,哪怕最近拍的地块,不一样也是盈亏平衡附近的价格吗?毕竟房企要稳规模、补库存,多数是勉强算得过账就拿项目;
表面原因二, 国家针对房地产融资收紧,房企资金吃紧,拿地积极性下降。 但这个动作全面执行也就一两周是事情,传导也需要时间啊,不会这么快见效,而且反应更快的应该是更小的城市,而非一线城市的广州。
表面原因三, 房企集体“打瞌睡”,错过了。 这种情况之前也有过,但连续三块地都如此,我认为这是概率极低的事情,不太有说服力。
结论,就是找不到结论,哪位同行有合理解释?欢迎分享。
广深不再披露房价意味着什么
上周,深圳继广州后,正式宣布不再公开商品房网签价格信息,这意味着普通市民将无法得知这个城市房价均价的变动情况。
评:
1、 城市房价信息早已失去意义
自从限价、限签、限售后,房价(均价)其实已经不反应实际市场情况。限价如果有双合同,则实际售价低于网签价,哪怕没有双合同,这个价格也不反应市场供需关系,限价销售的房源在二手市场是不可能买到的。而限签、限售也在不同层面影响了真实情况的反应。
2、 房价波动往往被过度解读,影响市场情绪
前段时间部分城市放开了限价等政策,双合同取消后,当地网签价格在统计上立即出现大幅攀升,实际价格其实并没有上涨,但在部分媒体哗众取宠的错误解读下,市场很容易出现不理性的反应。所以部分城市对放开之前的调控政策存在顾虑。不公布房价,舆论压力就变小,政策推行阻力将更少。
3、 普通市民也有途径可知房价变动情况
其实除了官方房管系统公布房价外,不少大型中介机构也是有公布成交价格的,而且可能更及时,板块更细分。另外目前一手房价“水分”较多, 二手房价数据可能更能反应市场实际情况 ,普通买家可转为关注这个数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