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市不合理的定价机制造成哪些恶果呢?
01
7月22日,是一个中国证券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好日子。
在这一天,科创板上市,并且实行注册制。
当然,注册制也不是注册了之,注册制的实行并不代表没有审核。
只是注册制对公司利润、同股不同权等没有过多的要求。
用通俗的话来说,公司经过审核之后上市,至于上市之后能不能涨,就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如何?
公司成长性好,自然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如果成长性不好的话,对不起,你“仙股”吧!
所以,实施注册制的最大好处不是看你现在有多牛,而是看你未来有多牛!
当前中国A股市场实施的核准制,对企业净利率、现金流、营收等都有明确要求。
这就造成许多高新技术公司在缺钱的时候融不到资金,而当企业已经成功上市之后,也不愿意跟普通股民分享成果。
更有甚者,许多公司达不到上市要求,通过虚假方式取得资格。
我们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假如一个高档会所规定只有个人资产达到1000万的才能入内,那么有资金进入这个市场的只能是已经成功的人士,而非未来会成功的人士。
甚至,会出现一些非成功人士冒充成功人士混入会所的情形。
这就是注册制的好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新股发行定价的问题。
02
新股发行定价问题若解决不好的话,只会造成一种结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当前A股上市公司上市首日的情形是,股票上市首日,一级市场的战略配售资金不可能在发行价附近就卖掉自己好不容易中的“签”。
因为,打新股的中签率很低。
就拿科创板来说,首批25只新股上市的中签率仅为0.06%。
这样只会造成中签者的“惜售”情形,只有需求方给出足够吸引人的价格,中签者才会出手。
结果只能是新股上市的爆炒,“新股不败”,新股上市首日往往以暴涨结束。
7月22日,25只科创板新股的平均涨幅达到100%,中一签的平均收益为10万元,多好的买卖啊!
一旦存在新股不败的传说,就给许多人造成无风险套利的预期。
围绕着“无风险套利”空间,股市就会出现一系列人为的扭曲现象。
为了获得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大量投机资金会用于打新股,然后开盘赚一笔走人。
据统计,科创板上市首日,80%的机构资金选择获利了结。
03
股市不合理的定价机制造成哪些恶果呢?
其一、股票估值短期高估,长期回归正常估值,股市非理性下跌。
试想一下,假如一只股票未来1年的涨幅1天就涨到位,未来只会出现漫漫的估值回归之路。
整个股市也被这些新股发行带偏,才会出现一旦进入新股发行密集期,大量资金用来打新股,这只会造成股市波动巨大,许多人强烈建议终止新股发行。
殊不知,终止新股发行,只能治标不治本。
其二、大量货币资本而非股权资本进入股市。
货币资本只是为了短期谋利,而只有股权资本才会追求长期利益,股权资本才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大量货币资本为了中签进入股市,不可能在股市长期逗留,也不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益处。
更有甚者,大量追求中签的资金,不知道有多少是违规弄来的,不知道有多少是加杠杆弄来的,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其三、券商为了从新股发行中获取一杯羹,也会非理性为新股发行提供报价。
券商不仅作为新股承销商,同时也是科创板的参与者。
券商往往为了打新成立“券商资管计划”,赚到钱自然也高兴。
科创板开盘首日,20券商通过新股发行赚取19亿。
前一段时间,监管层提出新股发行的观察员制度,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
u200b
04
新股发行难题如何解决呢?其实想解决的话,也不难。
其一、设置新股发行定价盲区
设置新股发行定价盲区,就是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暂时不公布,在经过机构与投资人的集体报价之后取加权平均值。后期,新股变老股,设置涨跌停板。
其二、打新资金实施“金锁制”
打新的资金必须给他们设置限售期,短则3个月,长则1年、3年,提高违规资金进入股市成本,吸引更多股权资本进入股市。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新一代经济学人(leonbaiyunli),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