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个要赚4000亿的巨头,走错一步,从山峰之巅“坠落”!
来源 | 投资家网(ID:touzijias)
作者 | 三雨
财富中文网近日发布《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单显示,有30家企业虽在排名内,却未能实现盈利,亏损总额达到惊人的1771亿元!投资家网根据榜单,推出策划,并梳理出了9家亏损最多的企业。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逐一奉上这9家企业相关的精彩内容。曾经辉煌一时的TA们,在商海迷途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巨亏,登上“2019年500强企业亏钱榜”的?TA们又留下哪些前车之鉴?
在刚刚出炉的“2019年500强企业亏钱榜”中,有一家车企引人注目,它曾是我国出口海外的汽车品牌第一名,如今却登上了亏钱榜第八名,亏损额高达35亿元,这家车企就是福田汽车。
根据福田汽车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1%,归母净利润-35.75亿元人民币,同比由盈转亏并创下公司最大年亏损额,扣非后净利润-4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额扩大5倍,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
福田汽车曾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商用车龙头企业,也曾连续12年产销量第一,实力雄厚。自从2001年起,福田汽车业绩便每况愈下,谁能想到仅仅几年光景,这家车企就从风光无限,一下子跌到业界“亏损王”的尴尬境地。
如今,为了能够挽救自己,福田汽车不得不靠售卖“子公司”的方法维持经营,为何这家车企会落得这步田地?
一
曾经辉煌无限,如今一地鸡毛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诸城机动车辆厂起家,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瞬息万变的时期,福田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地飞速成长,一跃站在全球商用车市场之巅,创造了福田契机。
经过多年发展,福田汽车不仅稳居全球商用车领域龙头地位,在乘用车领域也是蓬勃发展,2017年,福田汽车品牌价值超过1300亿元,累计销量达800万辆,是我国出口海外的汽车品牌第一名。
不但如此,福田旗下拥有20来个汽车品牌,包括商用车、卡车、客车等多种汽车类型,在汽车市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从2017年起,福田汽车便出现下滑趋势,商用车销量也开始从行业第一的位置上掉落。
直到2018年,福田汽车出现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年度亏损现象,年销量同比下滑45%,首次被业内称为“亏损王”,甚至不得不依靠国家补贴艰难度日。
到2019年,亏损再次凸显。从最新年报的数据显示,福田汽车亏损额达到35.75亿元,又一次亏出了“天际”,等于把过去六年赚到的钱都亏完了。
除了商用车市场整个大环境的衰势影响,福田汽车也列举了几个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受到2018年乘用车市场影响,业绩同比增亏影响17.7亿元;
二是大客车业务订单交付跨期,部分订单在2018年年底刚签订完,因此利润同比减少6.7亿元;
三是融资余额较上年增加56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影响利润同比减少3亿元;
四是研发投入同比增加,开发支出转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影响利润同比减少3.2亿元;
五是研发费同比增加影响利润同比减少1亿元;
六是政府补贴同比减少1.7亿元;
七是处置股权收益减少1.65亿元;
八是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1亿元;
九是北京普莱德2018年业绩补偿预计金融负债1.37亿元。
由此看来,福田汽车亏损的点还是很多的,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其它各类车型,福田每个车型几乎都是处于下滑的状态。
由于补贴退坡,整个汽车行业也都处于下滑状态,但福田汽车的问题应该是最多的一家。就连曾经令其骄傲的商用车品牌销量也在下滑,呈现低迷状态,如此一来,福田汽车更加“惨不忍睹”。
二
激进策略,疯狂扩张背后
亏钱是有原因的。
早在几年前,亏损的“结果”便已经种下“种子”,这还要从福田汽车“用10年时间进入全球车企前十”的小目标说起。
自从2011年起,福田汽车便已经展开大规模的投资行动,根据相关统计,2011年至今,其用于投资的资金已经累计高达422.34亿元,尽管总资产也在不断上涨,但显然投资的速度更加“疯狂”。
“最近几年福田汽车一直处于大规模投入期,工业互联网框架的搭建,以及在北京、河北、山东和广东建设的四大智能工厂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再加上我国新能源补贴减少及政策延迟下发也影响了福田汽车的新能源客车销量。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福田汽车2017年的利润额度,摊薄了利润率。”针对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商用汽车集团总裁宋术山曾做出如此解释。
这些年,福田汽车的“野心”一直很大,曾发布“2020战略”,称要用十年时间让汽车年销量突破40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实现利润200亿元以上,进入全球车企前十。
虽然说福田汽车一直是通过大举扩张才获得了商用车龙头企业排位,但这一轮的扩张显然有些不同的是,国内外大规模投资、建厂,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根据统计,从2011年耗资6.20亿元与北京福田国际贸易设立福田汽车印度制造公司,此后,又先后在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度、泰国共5个重点发展中国家建厂。不但如此,还迅速扩张了除了商用车类型之外的更多领域,比如,分别在北京、佛山等地设厂、投产,不断规划产能。
收购宝沃汽车也成为压垮福田汽车整体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年,福田汽车耗资500万欧元收购宝沃100%股权,这在当时已被业内不看好的投资行为,果然让福田汽车出了不少“血”。
大举扩张后,福田汽车虽然得到了多方位、全面的进攻式发展,在各个细分车领域拥有10多个子品牌。通过投资扩张,还拥有核心部件、发动机等企业集团,但这强大的产业版图背后,却让福田汽车走上了举债、募资的巅峰。
从2008年至今,福田汽车一共进行了4次增资活动,总共募资金额高达114.37亿元,而且发债不断,公司有息负债额急剧增长。
“债台高筑”的福田汽车,曾一度面临短期负债从55.63亿增加至91.60亿数额的境况,可想而知,偿债压力已经非常大了。
摊子铺的太大,早晚要面临高风险。
三
投资宝沃四年,亏掉45亿
要说让福田汽车落得目前窘境的最大原因,莫过于投资宝沃的这四年。
为了开拓乘用车市场,福田汽车一口气花了5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名气还算响当当的宝沃,可以说为了这块牌子,也是投入了不少心血。
但谁也没想到,在之后的这四年时间里,宝沃汽车一直在在亏损,而这四年里,福田汽车不断给这个“儿子”输血,粗略估计数额已经累计高达144亿元以上,扣除估值等金额,福田汽车投资的这四年大概亏掉了45亿。
在业绩接连亏损的状态下,宝沃的初始团队也尽数出走。面对如此巨额资金、精力投入却仍然不见起色,福田汽车的耐心也逐渐被耗尽,不得不“忍痛割肉”。
2018年年底,福田汽车终于狠下心来出售宝沃汽车控股权,将67%的股权卖给了亚洲最大的租车集团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的母公司神州优车集团。
这一卖算是甩掉了福田汽车多年来身上的一个“包袱”,用了四年时间,终于被迫用这种方式来“及时止损”,也算是在艰难处境之下做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后来,福田汽车这招“卖子求生”的玩法还用了不止一次。
2019年4月份,一则公告中显示,福田汽车计划出让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福迪汽车)2.5%股权。从公开资料来看,福田汽车持有福迪汽车2.5%的股权,转让底价为3127万元。
这家前身是南海市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的车企,由福田汽车联合另外6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彼时福田汽车出资45万元,占公司15%的股权。福迪汽车主要生产和销售汽车配件,后来经过增资扩股,福田汽车所持有股份也最终被稀释仅为2.5%。
若此次福田汽车顺利出售福迪汽车股份,可能会多出净利润3000万元。
仅仅几年时间,福田汽车就从“山峰之巅”坠落到地面,足以见得,无论一个企业曾经多么辉煌,都无法承受不加节制的快速扩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