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环比增加308亿美元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将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新闻资讯 /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 / 浏览:550

11

2020-05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15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308亿美元,升幅为1%。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市场主体行为理性有序。”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分析说,4月份,为应对疫情持续蔓延,主要国家加大了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力度,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振荡微跌,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有所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4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4月份,全球告别了3月份剧烈动荡的金融市场状况,资产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升。一些国家推出的宽松政策或对缓解全球流动性紧张发挥了一定作用,改变了之前多种资产价格下跌的局面。这可能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回升的影响因素之一。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增加308亿美元,可能缘于两大因素,即资产价格和外汇净流入。一方面,4月份,主要国家的债券价格是上涨的。赵庆明分析称,我国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中,债券资产可能在2万亿美元左右,债券价格上涨会贡献我国外汇储备账面上的正增长。同时,我国外汇储备投资股票的部分也有一定程度增长。另一方面,4月份,贸易顺差、资本流入、企业结汇等因素可能带来外汇小幅净流入,最终形成外汇储备规模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4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532.6亿元,跨境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形成了贡献。“但也要看到,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外需求减弱,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在手订单延期或取消、新订单签约难、物流运输不通畅等困难。未来,真实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值得关注。”温彬说。

  对于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王春英表示,目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境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会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目前,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渐发力,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复工复产逐渐推进,经济出现积极改善,对外汇储备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疫情在海外蔓延的形势下,人民币资产价格相对稳定,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综合各种因素,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稳定,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冲击。

  谢亚轩称,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有望恢复稳定,我国出口形势好转可期,预计未来几个月,外汇储备规模应整体维持小幅上升趋势。赵庆明预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能稳定在3万亿美元的水平上。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健预计,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可能减弱。而随着市场预期趋于平稳,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保持基本平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

客服热线

400-008-2859